Boundary-Scan/JTAG:驾驭AI芯片互连与载板PCB的封装与高速互連挑战

在人工智能(AI)和高性能计算(HPC)的浪潮下,芯片设计正朝着 Chiplet 和 2.5D/3D 封装的异构集成时代迈进。这些先进封装内的 SoC、HBM 和 I/O 模块通过数以万计的微凸点(Micro-bump)和高密度 RDL(重布线层)互连,对载板 PCB 的制造精度和组装可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当物理探针无法触及这些深埋于封装内部的连接点时,传统的在线测试(ICT)方法已然失效。此时,Boundary-Scan/JTAG (IEEE 1149.1 标准) 不再仅仅是一种测试技术,而是贯穿 AI 芯片载板从设计、验证到量产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支柱。

作为一名专注于先进互连的系统架构师,我深知在密集的铜柱互连和微盲孔堆叠结构中,任何一个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整个昂贵模块的失效。Boundary-Scan/JTAG 提供了一种优雅的、非侵入式的电气测试方法,能够精确验证 BGA、LGA 等高密度封装器件的焊接质量,确保 Chiplet 之间的互连畅通无阻。它已成为确保复杂 HDI PCB 和 IC 载板在严苛的 NPI EVT/DVT/PVT 阶段顺利通过验证的关键。Highleap PCB Factory (HILPCB) 等领先的制造商,正是通过深度整合 JTAG 测试与先进制造工艺,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。

是什么让Boundary-Scan/JTAG成为AI Chiplet架构的基石?

现代 AI 加速器通常采用多晶片设计,将多个计算、内存和 I/O Chiplet 封装在同一块硅中介层(Interposer)或有机载板上。这些 Chiplet 之间的通信依赖于成千上万条高密度、短距离的互连走线。由于 BGA (球栅阵列) 和 LGA (平面网格阵列) 封装的引脚完全隐藏在芯片底部,传统的物理探针测试方法根本无法接触到这些焊点。

Boundary-Scan/JTAG 技术通过在每个芯片的 I/O 引脚内部集成一个微小的“测试单元”(Boundary Scan Cell)来解决这一难题。这些单元通过一个串行路径(即“扫描链”)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总线。通过一个标准的测试访问端口(TAP),工程师可以:

  1. 控制引脚状态:将任意 I/O 引脚设置为高电平、低电平或高阻态。
  2. 捕获引脚状态:读取任意 I/O 引脚上的电平信号。

这种“虚拟探针”的能力,使得我们无需物理接触即可精确检测芯片之间、芯片与载板之间的每一个连接。对于复杂的 SMT assembly 流程而言,JTAG 是验证数千个 BGA 焊点是否正确焊接(无短路、开路或冷焊)的最有效手段,其重要性无可替代。

JTAG如何加速NPI EVT/DVT/PVT产品导入流程?

在新产品导入(NPI)的各个阶段,时间就是生命。Boundary-Scan/JTAG 在加速硬件调试和验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显著缩短了从原型到量产的周期。

  • EVT (工程验证测试) 阶段:在第一批原型板回厂时,JTAG 是最先被使用的调试工具。工程师可以通过 JTAG 互连测试,快速检查出因设计错误或早期制造缺陷导致的短路和开路问题,从而验证电路板的基本电气完整性。这避免了在不确定的硬件上进行耗时的上电和功能测试。
  • DVT (设计验证测试) 阶段:在此阶段,JTAG 的应用更为深入。它不仅用于互连测试,还用于在系统编程(ISP),例如对板上的 FPGA、CPLD 或闪存进行固件烧录。此外,JTAG 端口还可以访问芯片内部的调试模块,帮助软件工程师在底层硬件上进行调试,确保软硬件协同工作正常。
  • PVT (生产验证测试) 阶段:当设计进入量产,JTAG 测试脚本将被集成到自动化测试设备(ATE)中,成为生产线上的标准测试流程。它确保了每一块下线的板卡都经过了严格的结构性测试,为后续的功能测试打下坚实基础。可以说,一个稳健的 JTAG 测试策略是 NPI EVT/DVT/PVT 流程成功的关键保障。

🔗 Boundary-Scan/JTAG 集成与测试流程

从设计到大规模生产测试的四步闭环流程。

1
设计集成

在原理图中正确连接JTAG链,获取芯片BSDL文件。

2
测试向量生成

使用专业软件根据网表和BSDL文件生成测试程序。

3
NPI 硬件调试

在EVT/DVT阶段执行测试,快速定位硬件故障。

4
生产线集成

将JTAG测试集成到ATE设备,用于大规模生产测试。

JTAG能否检测到简单的短路和开路之外的缺陷?

答案是肯定的。虽然基础的互连测试是 Boundary-Scan/JTAG 最广为人知的应用,但其能力远不止于此。现代 JTAG 工具和技术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:

  • 逻辑和功能交互:通过控制芯片引脚,可以模拟特定的逻辑状态,以测试外围电路(如上拉/下拉电阻、总线收发器)是否正常工作。
  • 在系统编程 (ISP):JTAG 是对板载非易失性存储器(如 Flash、EEPROM)和可编程逻辑器件(FPGA/CPLD)进行编程和更新的最常用接口。
  • 访问片上调试模块:许多复杂的 SoC(如 ARM 或 RISC-V 内核处理器)内部集成了强大的调试模块(如 ARM CoreSight)。JTAG 端口是访问这些模块的标准接口,允许开发人员设置断点、单步执行代码、查看寄存器和内存,进行深度的软件和固件调试。
  • 硅后验证:在芯片设计阶段,JTAG 同样用于芯片内部逻辑的验证和调试,是确保芯片功能正确性的重要手段。

这些高级功能使 JTAG 从一个单纯的生产测试工具,演变为一个贯穿产品设计、开发、制造和维护全过程的强大平台。

Boundary-Scan如何与其他检测方法协同工作?

在现代电子制造中,没有任何一种测试技术是万能的。一个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将多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,形成互补的测试策略。Boundary-Scan/JTAG 在其中扮演着电气验证的核心角色,与物理检测方法紧密协作。

  • SPI (锡膏检测):在 SMT assembly 流程的开端,SPI 用于检测印刷在 PCB 焊盘上的锡膏量、形状和位置是否正确。这是预防焊接缺陷的第一道防线。
  • AOI (自动光学检测):在元器件贴装和回流焊之后,AOI 通过高分辨率相机检查元器件的位置、方向、极性是否正确,以及是否存在焊点桥连、锡珠等明显外观缺陷。
  • X-Ray (X射线检测):对于 BGA、LGA 等底部引脚器件,AOI 无法看到其焊点。此时需要 SPI/AOI/X-Ray inspection 中的 X 射线技术来穿透芯片,检查焊球的形状、大小、是否存在空洞(voids)、短路或枕头效应(Head-in-Pillow)等隐藏缺陷。

然而,即使 SPI/AOI/X-Ray inspection 全部通过,也无法保证电气连接是 100% 可靠的。例如,一个微小的、X 射线无法分辨的裂缝(如黑盘效应 Black Pad 导致的开路)或者一个功能性故障,都无法被物理检测发现。这时,Boundary-Scan/JTAG 就能发挥其独特优势,通过电气测试最终确认每一个连接的导通性,为产品质量提供最终保障。HILPCB 的 SMT 组装服务 正是将这些先进的检测技术与 JTAG 测试相结合,为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的 PCBA 产品。

主流PCBA测试技术对比

技术类型 主要检测缺陷 物理可达性要求 优势
Boundary-Scan/JTAG 电气开路/短路、连接性故障、逻辑功能 仅需JTAG接口 无需物理探针,覆盖率高,可编程/调试
AOI (自动光学检测) 元件缺失/偏移/极性、外观焊点缺陷 元件可见 速度快,成本相对较低
AXI (自动X射线检测) BGA/LGA焊点空洞、短路、枕头效应 无要求 唯一能检测隐藏焊点的技术
ICT (在线测试) 元件值(R/L/C)、模拟信号、数字逻辑 需要测试点/探针接触 测试覆盖范围广,诊断精确

在高密度载板上实施JTAG需要哪些设计规则(DFT)?

为了确保 Boundary-Scan/JTAG 能够可靠地工作,必须在设计阶段就遵循严格的可测试性设计(DFT)原则。对于承载 AI 芯片的 IC Substrate PCB 来说,这些规则尤为重要:

  1. 完整的扫描链:确保所有支持 JTAG 的器件都被串联在一个或多个扫描链中。链的完整性是测试的基础,任何断点都会导致整条链失效。
  2. 信号完整性:JTAG 的时钟信号(TCK)对信号质量非常敏感。在 PCB 布局时,TCK 走线应尽可能短,远离噪声源,并可能需要端接电阻来抑制反射。
  3. 清晰的 TAP 访问:测试访问端口(TAP)的引脚(TCK, TMS, TDI, TDO, TRST)应引出到易于连接的测试点或标准连接器上,方便调试和生产测试。
  4. 电平转换:当一条扫描链中包含不同 I/O 电压的芯片时,必须在它们之间使用合适的电平转换器,以确保信号能够可靠地传输。
  5. 正确的 BSDL 文件:每个支持 JTAG 的芯片都有一个对应的边界扫描描述语言(BSDL)文件,它描述了芯片的 JTAG 结构。设计和测试工程师必须从芯片供应商处获取并使用正确的 BSDL 文件,否则测试工具将无法识别芯片。

作为经验丰富的 PCB 制造商,HILPCB 的工程师团队会在设计审查阶段为客户提供专业的 DFM/DFT 建议,确保 JTAG 设计的稳健性,避免在后期产生昂贵的返工。

JTAG如何验证Low-void BGA Reflow工艺的有效性?

Low-void BGA reflow(低空洞率 BGA 回流焊)是高可靠性电子制造的核心工艺目标。BGA 焊点中的空洞会降低其机械强度和导热性,甚至可能在长期使用中导致失效。虽然 X 射线是检测空洞的主要手段,但 Boundary-Scan/JTAG 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最终的“法官”角色。

一个优化的 Low-void BGA reflow 工艺曲线(包括预热、浸润、峰值温度和冷却速率)旨在最大限度地排出助焊剂挥发产生的气体,从而减少空洞。工艺完成后,X 射线可以定量分析空洞率是否在规格范围内。然而,一些潜在的缺陷,如枕头效应(即焊球与焊膏未完全融合)或微小的裂纹,可能在 X 射线图像中难以辨别,但它们却会造成电气上的开路或不稳定连接。

JTAG 测试能够精确地捕捉到这些电气故障。如果在通过 X 射线检测的板子上,JTAG 仍然报告了大量的互连失败,这就强烈暗示了回流焊工艺存在系统性问题。通过分析 JTAG 报告的故障位置,工艺工程师可以反过来优化回流焊参数,从而实现真正高可靠的 Low-void BGA reflow

HILPCB AI载板与互连制造能力

最高层数

56 Layers

最小线宽/线距

25/25 µm

最小机械钻孔

0.1 mm

最小激光钻孔

50 µm

阻抗控制精度

±5%

核心材料

ABF, BT, Megtron

JTAG在可追溯性与MES系统集成中扮演什么角色?

在智能化、自动化的现代工厂中,Traceability/MES(可追溯性/制造执行系统)是确保质量和进行过程控制的核心。系统需要记录每一块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数据,从物料批次到工艺参数,再到测试结果。

Boundary-Scan/JTAG 测试结果是 Traceability/MES 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数据来源。每一块板卡经过 JTAG 测试后,其唯一的序列号会与详细的测试日志相关联并上传到 MES 数据库。这些日志不仅包含简单的“通过/失败”结果,还可能包括:

  • 失败的具体引脚和网络名称。
  • 测试所花费的时间。
  • 执行测试的设备和操作员信息。
  • 测试时使用的软件和固件版本。

当出现质量问题时,这些数据就成了金矿。例如,如果 MES 系统分析发现,某一批次的板卡在同一个网络上出现异常高的 JTAG 失败率,工程师就可以迅速追溯到可能的原因——是某个批次的元件有问题?还是某台贴片机的参数发生了漂移?这种基于数据的根本原因分析能力,对于持续改进制造流程、提高产品直通率至关重要。没有 JTAG 提供的精确电气故障数据,Traceability/MES 系统的价值将大打折扣。

获取PCB报价

结论

在 AI 芯片互连和载板 PCB 的复杂世界里,Boundary-Scan/JTAG 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测试方法,演变为支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平台。它解决了高密度封装带来的物理测试难题,加速了从 NPI EVT/DVT/PVT 到量产的进程,并与 SPI/AOI/X-Ray inspection 等检测手段协同,为复杂的 SMT assembly 提供了全面的质量保障。此外,通过与 Traceability/MES 系统的深度集成,JTAG 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电气测试数据。

成功驾驭 AI 硬件的挑战,不仅需要先进的设计,更需要一个深刻理解 DFT、先进制造工艺和综合测试策略的合作伙伴。HILPCB 凭借其在 IC 载板和高密度互连领域的深厚积累,以及从 PCB 制造到 Turnkey Assembly 的一站式服务能力,致力于帮助客户将复杂的 AI 设计转化为高可靠性的产品。我们相信,通过紧密合作,我们可以共同应对挑战,利用 Boundary-Scan/JTAG 等核心技术,确保您的下一代 AI 产品取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