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性PCB(FPC)制造 | 聚酰亚胺(PI)与LCP | 动态弯曲与射频应用

高可靠性柔性PCB,采用聚酰亚胺(PI)和液晶聚合物(LCP)材料,具备50/50 µm(50/50微米)精细线路能力、动态弯曲性能及±10%(正负10%)阻抗控制。适用于可穿戴设备、摄像头、射频模块及空间受限的电子产品。

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和射频模块的高循环柔性电路,精细线差分对,PI/LCP材料
PI与LCP材料;RA/ED铜箔选项
精细线路50/50 µm(50/50微米)
阻抗控制±10% / ±5%
动态弯曲寿命>1000次循环
IPC-6013 Class 2/3标准;100%自动光学检测与电测

为何选择我们的柔性PCB

适用于动态弯曲和紧凑空间的轻薄可靠互连方案

柔性电路减轻重量、实现紧凑布线并承受重复运动。我们提供聚酰亚胺(PI)与LCP叠层方案,适用于高频或低湿环境。关于提升弯曲可靠性与良率的组装设计技巧,请参阅柔性组装指南。若设计包含刚性区域,可考虑刚挠结合PCB,实现无连接器集成。

关键风险:柔性区锐角弯折或过孔可能导致铜疲劳与早期失效。

解决方案:动态区域使用RA铜箔,采用交错走线、泪滴焊盘及圆角覆盖膜设计;保持中性轴布线,动态设计弯曲半径R≥10×厚度(除非仿真验证可行)。

  • PI与LCP叠层确保信号完整性与低吸湿性
  • 动态弯曲区采用RA铜箔;ED铜箔实现成本性能平衡
  • 交错布线、泪滴焊盘与圆角覆盖膜窗口
  • 通过直接柔性互连消除连接器
工程师检查带覆盖膜和加强板区域的柔性电路叠层

🚀 快速报价请求

✨ 根据当前产品页面自动填充
带覆盖膜开窗和对位标记的柔性PCB面板检测

🔧 获取完整制造能力

✨ 根据当前产品页面自动填充

柔性PCB制造与组装

针对粘合、对位与弯曲处理的工艺控制

激光直接成像(LDI)确保精细特征对位;覆盖膜层压采用受控压力与温度避免溢胶。加强板(PI、FR-4或不锈钢)用于连接器或螺丝区域。关于回流焊、选择性焊接及最终测试等组装流程,请参阅SMT组装服务及柔性组装指南

阻抗通过TDR验证;LCP构建的射频损耗经VNA测试。处理规范定义载板支撑与剥离强度以防导体蠕变。AOI与100%电测保证导通与绝缘完整性。

  • LDI成像实现精细线路与高对位精度
  • 受控覆盖膜层压,圆角与应力释放设计
  • PI/FR-4/金属加强板提供机械支撑
  • TDR阻抗验证及测试板关联

柔性PCB技术规格

FPC设计的材料、几何结构与可靠性参数

针对动态弯曲、射频性能与可制造性优化
参数标准能力高级能力标准依据
基材
聚酰亚胺(PI)、电解铜箔LCP材料、压延铜箔(动态弯曲应用)IPC-4202/4203
层数
1–4层最高8层IPC-6013
板厚
0.05–0.20 mm(0.05至0.20毫米)最高0.40 mm(0.40毫米)工艺能力
最小线宽/间距
75/75 µm(75/75微米)50/50 µm(50/50微米)成像能力
最小孔径
0.20 mm(机械钻孔)0.10 mm(激光钻孔)钻孔能力
阻抗控制
±10%(正负10%)±5%(正负5%)测试方法
覆盖膜
PI覆盖膜(丙烯酸/环氧胶)无流胶或无胶型PI覆盖膜IPC-4203
补强板
PI/FR-4补强(连接器区域)钢/铝补强、沉头孔与沉孔工艺组装图纸
弯曲半径(动态)
R≥10×板厚R≥6×板厚(RA铜箔+优化叠层)设计指南
动态弯曲寿命
>100次>1000次客户测试方案
表面处理
化学镍金(ENIG)、有机保焊膜(OSP)化学镍钯金(ENEPIG)、浸银、软/硬金IPC-4552
认证资质
ISO 9001、RoHS/REACHIATF 16949、ISO 13485、IPC-6013 Class 3行业标准
交付周期
5–10个工作日可提供加急服务生产计划

准备开始您的PCB项目了吗?

无论您需要简单的原型还是复杂的生产运行,我们先进的制造能力确保卓越的质量和可靠性。30分钟内获取您的报价。

高可靠性柔性电路设计指南

避免在紧密弯曲区域布置铜;柔性区禁止过孔;在EMI允许下使用网格铺铜。与ED铜相比,RA铜具有更高疲劳寿命。针对射频应用材料选择,请参阅高频材料指南;PI基膜特性详见Kapton(聚酰亚胺)说明

展示交错走线、泪滴焊盘及弯曲禁区设置的柔性设计规范图示

需要专家设计审查?

我们的工程团队提供免费的DFM分析和优化建议

质量与可靠性控制

执行IPC-6013 Class 2/3标准,实施100%自动光学检测(AOI)与电测。通过剥离强度、弯折与循环疲劳测试(如MIT折叠)验证耐久性。审核准备与验收标准详见IPC Class 3合规指南。若涉及刚柔结合结构,可结合刚柔结合板方案实现无连接器集成。

工程保障与认证

经验:每个设计经有限元分析(FEA)进行应变预测与疲劳验证,符合IPC-6013标准。

专长:通过控制铜晶粒取向、胶固化曲线与覆盖膜压合压力,实现±25 µm(正负25微米)尺寸稳定性。

权威性:生产符合IPC Class 3、ISO 9001与IATF 16949;记录包含SPC与机械循环测试。

可信度:通过MES系统实现批次号、压合批次与TDR数据追溯。

  • 铜厚与压合温度SPC检测
  • TDR/VNA阻抗验证
  • 动态弯曲>1000次循环验证

常见问题

动态柔性电路的最小弯曲半径是多少?
标准建议:R≥10×厚度(板厚10倍)。若使用RA铜、中性轴布线及优化覆盖膜开窗,经验证可降至R≥6×厚度。
射频应用应选择PI还是LCP?
PI适用于多数通用应用;LCP在射频线路和天线中因低吸湿率与低介损Df更优。若插入损耗关键,建议使用LCP或混合叠层并通过TDR/VNA验证。
如何控制柔性板阻抗?
通过稳定介质层间距设计及专用测试板进行TDR验证,阻抗控制在±10%或±5%范围内。
如何防止连接器区域开裂?
在连接器区域使用PI/FR-4/金属补强板分散应力,并采用圆角覆盖膜开窗与应力释放结构。

体验先进的PCB制造卓越

从简单的原型到复杂的生产运行,我们的世界级工厂提供卓越的质量、快速的周转和有竞争力的价格。加入数千名信任我们PCB制造需求的满意客户。